美國有些小品電影,看的時候我特別容易被觸動。大約是因為這些影片直接在談「人」:真實的生存著,並且活得極為艱難的人。
故事介紹是從網路上找的。
2007【夢遊/失控旅程 Sleepwalking】
◎導 演 比爾•馬赫 Bill Maher
◎主 演 尼克•斯塔爾 Nick Stahl .....James
安娜索菲亞•羅伯 Annasophia Robb .....Tara
查理茲•塞隆 Charlize Theron .....Joleen
鄧尼斯•霍珀 Dennis Hopper .....Mr. Reedy
伍迪•哈里森 Woody Harrelson .....Randall
◎簡 介
有的人,註定要從孩子的身上尋找到生命的責任與方向。由於男朋友被拘留,喬琳•裏德被趕出了家門……現在她迫切需要一個能夠擋風遮雨的地方,好安置自己和11歲的小女兒泰拉。喬琳找到許久未曾聯繫過的弟弟詹姆斯,他沒有任何懷疑就讓她們搬進了自己租住的公寓中。
然而沒過多久,喬琳就和另一個男人私奔了,她留下了泰拉,讓毫無準備的詹姆斯獨立撫養著這個正在經歷著青春期的小女孩。雖然詹姆斯竭盡所能地想讓泰拉生活得快樂,擺脫母親不辭而別的陰影,然而事情的發展很快就脫離了他的控制範圍:他不但丟了工作,還連累泰拉被送進收容所。
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詹姆斯做出了一個宿命般的重大決定,不但可以幫助他將生活歸於原位,也迫使著他面對自己埋藏已久的心魔……詹姆斯帶著泰拉離開了公寓,以父女的新身份展開了一場旅行,當他努力地擔當起泰拉從來沒有經歷過的父親的角色時,卻發現自己第一次找到了生活中真正的目標,意義也就變得越來越重大。詹姆斯和泰拉的這場公路之旅,以位於猶他州、詹姆斯出生並長大的農場作為終點。
詹姆斯重回到記憶中的童年,他與他的父親之間的舊傷痕也再次被撕裂,由於詹姆斯的父親喜歡用情緒化的辱駡甚至是暴打來教育孩子,才使得詹姆斯養成了現在的這種有如浮萍般飄忽不定的性格。
◎幕後製作
當編劇紮克•斯坦福(Zac Stanford)完成了他創作的原創劇本《夢遊》的第一版手稿時,隨即將它放進了書桌的一個抽屜裏,並很快就將它遺忘在了那裏--這差不多是發生在6年以前的事情了。那個時候,因為斯坦福根本就不認識任何能和電影沾上邊兒的人,所以他幾乎已經放棄了將這個故事搬上大銀幕的想法,斯坦福說:“我之所以寫下這個故事,純粹是為了做一件能讓自己高興、有意義的事情。我只是一個喜歡寫作的人,出於某種原因,我想把這個故事記錄下來。然而當我完成了劇本之後,卻該死地發現自己根本就沒有機會將它拍成電影,反正我是被擺在我面前的巨大反差徹底地打敗了。”
不過,當紮克•斯坦福的另一個劇本終於引起了好萊塢的興趣時,他也認識了比爾•馬赫(Bill Maher)--那個後來將《夢遊》作為自己在大銀幕上的導演處女作的人。初相識的時候,馬赫還是一名專攻電腦特效的技術人員,已經從事電影方面的工作好幾年了,他曾參與的作品中,包含了像《X戰警》、《蝙蝠俠與羅賓》和《火星人玩轉地球》這樣的科幻大片……馬赫一直在尋找一個機會,想嘗試製作一些屬於自己的東西,以擴展他那非常有創造力的電影天分。當他遇到斯坦福後,兩人很快就成了好朋友,因為他們在電影方面的選擇和品味上,出奇地一致,馬赫回憶道:“ 一天,斯坦福拿出了那個被他鎖在抽屜裏好幾年的劇本,然後對我說,‘讀讀它吧。’對於我來說,這就是一個開始。”
比爾•馬赫至今還記得,他第一次閱讀《夢遊》中的故事時,所受到的那種強有力的衝擊:“這是我讀過的最真誠的作品,已經真誠到了一種殘酷的地步--它很有可能會傷害到所有你認為是正確的東西,而且是以一種非常有趣的方式。至於交織在其中的特色人物,也因為彼此的作用而顯得異常地燦爛。它就像是一塊未被發現的金子,因為純淨無垢而讓你忍不住發出讚美的歎息,這本來就是一種非常罕見的現象。從紮克•斯坦福將劇本交給我的那一刻開始,我就知道自己不會再讓它從我手中溜走,直到它被拍成電影。”
其實紮克•斯坦福在創作劇本的時候,大部分靈感都是依據他對自己過去的經歷的回憶,儘管故事並非是他的自傳。再加上他後來身為人父,對劇本也起到了更加重要的促進作用,斯坦福的解釋是:“由於我是在鄉下長大的,所以對這類角色是比較瞭解的。我剛開始下筆的時候,我的女兒才學會走路,所以在創作的過程中,我有意把自己的情感表達注入其中,因為那樣一個時期,我的思想是非常尖銳且劇烈的,我總是在思考一些極端的事情:為什麼我們不能照顧自己的孩子?在什麼樣的情況下,人們才會丟棄他們的孩子呢?尼克•斯塔爾所飾演的角色--詹姆斯,不管他的為人和能力怎麼樣,他至少是那種會對一個孩子負起責任的人,他擁有起碼的責任心,而他也真的這麼做了。”
紮克•斯坦福和比爾•馬赫從一開始就知道,想讓《夢遊》的拍攝工作順利進行,本來就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部分原因就是劇本中的故事素材與好萊塢典型的流水線作業相去甚遠,直到曾獲得奧斯卡影后的查理茲•塞隆以製片人的身份加入進來,為了讓這個故事在大銀幕上得到更好的體現,她還飾演了其中一個非常關鍵的角色--喬琳•裏德,塞隆說:“我對劇本最初的感覺,就是它的強大、不同尋常和原創性,當我讀完整個故事的時候,止不住淚流滿面,因為它以一種勇敢的姿態,大膽地說出了一些在正常的電影中見不到的東西--我們能夠擁有和創造屬於自己的生活,無需非要活在黑暗或陰影當中,或者因為過去的回憶以及我們的家人,忍受無盡的困擾與折磨。雖然我們的血管中可能流淌著相同的紅色血液,但並不意味著我們就得犯下同樣的錯誤。”
隨著查理茲•塞隆的到來,電影人們最初面對的一些難題,都開始迎刃而解。當塞隆創辦的電影製作公司搬到了新的辦公樓後,她正好有機會可以拜訪一下,在同一個樓裏辦公的另一家電影公司的創始人之一A•J•迪克斯(A.J. Dix)。她把劇本交給迪克斯後,隨即把他拉入夥,成為影片的製作片人之一,迪克斯說:“我早就知道,塞隆是一位擁有著完美的品味的女人,因為她的推薦,我很快就讀完了劇本,而且發現自己很喜歡這個故事,它的表現形式是不多見的,直接叩響了我的心門,所以我們毫不猶豫地就決定為影片出資投拍。”
由於查理茲•塞隆在電影界的威望和良好的人際關係,她為這個劇本召集了一批非常有天分的演員,其中當然也包括幾個響噹噹的名字--比如說伍迪•哈里森和鄧尼斯•霍珀,導演比爾•馬赫說:“也許影片最開始吸引人們注意力的地方,確實是塞隆的名字。可是當他們看到了劇本之後,就明白擺在自己面前的是一部怎樣優秀的作品了。”
於是,那個被紮克•斯坦福關在抽屜裏長達6年的劇本,最終於2006年10正式開拍……這也使得電影人們有一些時間去思考如何製作這部影片,好在隨著時間的流逝,並沒有消除這個故事本身的閃光之處,比爾•馬赫表示:“我有許多前期準備工作需要做,我覺得是影片本身所依靠的素材給了我很大的信心,當我最終得到了那個將它拍成電影的機會時,所有的一切都變得鮮活起來。”
影片的製片人之一羅布•梅裏利斯(Rob Merilees)說:“我和比爾•馬赫坐在一起開始討論影片的時候,他向我解釋了存在於他的想像力中的每一個值得稱道的偉大細節,他還帶來了差不多一個小時的影像為我展示畫面的力量。我真的被他給說服了,那種感覺就好像是馬赫已經為這部作品思考了好多年了,在他的腦海裏,他早就安排好了一切。”查理茲• 塞隆則補充道:“馬赫花掉太多的時間去研究這個故事了,他裏裏外外徹徹底底地分析了一番,幾乎沒有他沒想到的東西,我想他做到了一個導演最應該做的事情。 ”
對於比爾•馬赫來說,當他眼見如此星光閃閃的演員陣容和工作人員的時候,確實感受到自己肩膀上的壓力減輕了不少,尤其是當他看到攝影師胡安•魯茲•安切艾(Juan Ruiz Anchía)的工作成果時,立馬就安心了,馬赫回憶道:“我開始的時候,每天都在觀察他做的工作,我發現他真的捕捉到了非凡且特別的畫面,我經常會在他身邊發出驚歎,‘哇,看起來真不錯!’這也就意味著我可以完全放心,專心去安排演員的表演了。”
◎花絮
•這並不是查理茲•塞隆首次和第一次當導演的人合作了,比如說派蒂•傑金斯(Patty Jenkins),他的導演處女作《女魔頭》就幫助塞隆得到了奧斯卡影后。
•影片在拍攝的時候,使用的假名字是《摩天輪》(Ferris Wheel)。
2011年10月28日 星期五
2011年10月9日 星期日
釋放實驗
昨天全家去吃光復南路一家「道地」義大利餐廳。貴得要死,食物份量超少,還上菜極慢。然也不能就說對方是黑店,或許在那裡就是要慢慢品味,一次吃一點點,吃氣氛和那種多少的義大利家常情調。之所以感受不好,是因為整個吃飯過程極不愉快。女兒一直阻止我點菜。我後來規定她「不許」妨礙我吃盡興,是我付錢。
在我,我真覺得是是一直被攔阻,破壞了我享用食物的心情,否則還覺得這裡氣氛不錯的。而兒子們就完全是沒吃飽,食物真的份量少到可笑地步,似乎只準備讓我們試吃,沒真的想餵飽我們。之後結帳,四個人吃了七千。
至少這十年裡,沒有遇到如此物不超所值的餐廳了。上次吃牛排館庶幾近之。但是吃那一餐,並不覺得不愉快,而且還有點有趣,雖然明白著作了冤大頭。但是昨天那一頓就很不舒服,那不舒服延伸到今天,像兒子說的:「那一頓鳥飯」。那不舒服類似某種冤屈,是因為發不出來。所以其實除了不滿足,還有一種窩囊感。好像是搞砸了某種原本有能力做好的事。
這時候,似乎便是應該運用「瑟多納釋放法」 (Sedona Method) 的時候。
我剛才試了一下:
步驟一:問自己「我現在有什麼感受?」
滿悶的。這不舒服甚至蔓延到我的肉身。我一直在乾咳,好像喉嚨發炎,因為覺得旱旱的,好像塞了木柴,還是正在燃燒的。而且覺得腳好痛,尤其腳跟部分。人則非常疲怠。明明才剛起床,而且喝了咖啡。不過昨天咖啡對我的振奮效果今天完全失去了。
步驟二:問自己「不管這感受是什麼,我能不能容許自己有這樣的感受?」
我不喜歡,想排除,但是「能不能容許」的話,當然能容許,只是觀察不出這個容許的意義。
步驟三:讓自己有足夠的時間去感覺當下的感受。
感受了。都寫在上面了。
步驟四:問自己「我有沒有能力放手讓這個感受離開?」
應該有能力吧,又不是大不了的事。
步驟五:問自己「我願不願意放手讓這個感受離開?」
超願意。我當然情願放掉它,因為太不舒服了,沒必要耽溺下去。
步驟六:問自己「我什麼時候要放手讓這個感受離開?」
就現在吧。
完了。
事後感受:沒感受。可能因為這件事原也於我不算大事。或者,只是這一套根本就很無聊。至少對我是毫無意義的。
上網看到還有人開班授課。三天課程一萬五千元。最滑稽就是他一直介紹住的旅館設備多嶄,食物多棒,環境多美。給我強烈的在「哄」人去上課的感覺。
整個課程的企劃重點竟是:出來玩「順便」靈修。我實在接受不了這種態度。
在我,我真覺得是是一直被攔阻,破壞了我享用食物的心情,否則還覺得這裡氣氛不錯的。而兒子們就完全是沒吃飽,食物真的份量少到可笑地步,似乎只準備讓我們試吃,沒真的想餵飽我們。之後結帳,四個人吃了七千。
至少這十年裡,沒有遇到如此物不超所值的餐廳了。上次吃牛排館庶幾近之。但是吃那一餐,並不覺得不愉快,而且還有點有趣,雖然明白著作了冤大頭。但是昨天那一頓就很不舒服,那不舒服延伸到今天,像兒子說的:「那一頓鳥飯」。那不舒服類似某種冤屈,是因為發不出來。所以其實除了不滿足,還有一種窩囊感。好像是搞砸了某種原本有能力做好的事。
這時候,似乎便是應該運用「瑟多納釋放法」 (Sedona Method) 的時候。
我剛才試了一下:
步驟一:問自己「我現在有什麼感受?」
滿悶的。這不舒服甚至蔓延到我的肉身。我一直在乾咳,好像喉嚨發炎,因為覺得旱旱的,好像塞了木柴,還是正在燃燒的。而且覺得腳好痛,尤其腳跟部分。人則非常疲怠。明明才剛起床,而且喝了咖啡。不過昨天咖啡對我的振奮效果今天完全失去了。
步驟二:問自己「不管這感受是什麼,我能不能容許自己有這樣的感受?」
我不喜歡,想排除,但是「能不能容許」的話,當然能容許,只是觀察不出這個容許的意義。
步驟三:讓自己有足夠的時間去感覺當下的感受。
感受了。都寫在上面了。
步驟四:問自己「我有沒有能力放手讓這個感受離開?」
應該有能力吧,又不是大不了的事。
步驟五:問自己「我願不願意放手讓這個感受離開?」
超願意。我當然情願放掉它,因為太不舒服了,沒必要耽溺下去。
步驟六:問自己「我什麼時候要放手讓這個感受離開?」
就現在吧。
完了。
事後感受:沒感受。可能因為這件事原也於我不算大事。或者,只是這一套根本就很無聊。至少對我是毫無意義的。
上網看到還有人開班授課。三天課程一萬五千元。最滑稽就是他一直介紹住的旅館設備多嶄,食物多棒,環境多美。給我強烈的在「哄」人去上課的感覺。
整個課程的企劃重點竟是:出來玩「順便」靈修。我實在接受不了這種態度。
2011年10月8日 星期六
零阻力的黃金人生
「零阻力的黃金人生」其實半年前就買了,一直沒看。前兩天翻開來看,似乎對應我某些狀態。所以書也是要「閱讀有時」,早看到或遲看到都沒用的。
書裡談到人的九種情緒會干擾我們與「最高智慧」的連結。這九種情緒分別是:
1.Apathy (萬念俱灰):
沒有任何盼望、因為覺得就算有也沒有什麼用。認為自己什麼都做不到,也沒有人能幫忙。會退縮、裝死,以免讓自己再受傷害。
2.Grief (悲苦):
渴望有人能幫助,因為自己無法辦到,但也許某個人可以~自己會哭喊著希望有人能伸出援手。
3.Fear (恐懼):
想要主動出擊但沒有行動,因為我們認為會被擊垮。認為自己必定會受傷害,所以即便想要做些什麼,仍然沒有行動。
4.Lust(貪求):
有想擁有的慾望。渴望金錢或各種人、事、物,但卻帶著猶豫。我們可能會、也可能不會採取行動;內心潛藏著「做不到」「不該擁有」等念頭。
5.Anger (憤怒):
想要採取行動傷害或阻止他人,卻又帶著猶豫;可能會、也可能不會採取行動。
6.Pride (自尊自傲):
希望能維持現狀,不願狀態有所變動。因此也希望他人不要有任何行動,因為這樣他們可能會超越自己。
這五種是負面情緒。
7.Courageousness (無畏):
願意採取行動去做、去修正、去改變需要完成或改變的一切;沒有任何恐懼或猶豫。願意放手,進而能繼續前進。
8.Acceptance (接納):
沒有什麼需要改變,不論是非對錯好壞。事情就只是他們事這樣子而已,沒有什麼對不對。一切都很美好。我擁有一切並享受一切。
9.Peace (平靜):
我與本我完全合一。我本就完美、完整。萬事萬物皆為本我的一部分,一切盡皆完美。
這三種是正面情緒。
正面與負面情緒最大差別是,負面情緒消耗我們,而正面情緒提升創造力。
這讓我想到我有陣子寫東西不費吹灰之力,靈感源源不絕,應該就是處於正面情緒時期。奇怪的就是那時其實還煩惱滿多的。其實並不安定。倒是現在,自己覺得異常平穩安定了,卻有種一灘死水之感。
書上說可以每天觀察並記錄自己的情緒狀態,一個月之後再看自己的紀錄,可以比較明白自己其實在哪一種狀態中。我很想記錄,但是覺得自己的情緒狀態似乎單單在一天之中就變化多端。面對自己的體重時,多半時候在「萬念俱灰」狀態。完全的無力,覺得永遠無法改善了。但是在生活中,比較接近的感受是「無畏」和「接納」。還不到「平靜」的層次,但已經很能看開了。甚至都包括自己肥成這個樣子。不過又想,搞不好不是看開,只是放任而已,是不去想它,其實只是「萬念俱灰」。
看靈修書最討厭的就是要審視自己,反倒迷糊起來,因為書裡總是先要把自己分類,歸到某個階段或項目裡。而有時候覺得自己並不是那樣容易歸類的。
最近都在看 CSI 入睡。睡著了還在放,大約負面雜訊太多,每天起床都覺得累得要死。今天亦同。但是喝了咖啡之後,馬上便亢奮起來,是「無畏」狀態,精神十足,想法一大堆。去洗澡時腦袋裡好多 IDEA。我算了一下時間,咖啡帶給我的「無畏」,可維持兩小時左右,那段時間樂觀積極,兩小時過後便「正常」了。其實正常的感覺也不錯,滿「平靜」的。隔壁小孩又在那裡大叫好像也不受干擾。
現在就還持續在這種狀態中。現在十一點多。上午。
書裡談到人的九種情緒會干擾我們與「最高智慧」的連結。這九種情緒分別是:
1.Apathy (萬念俱灰):
沒有任何盼望、因為覺得就算有也沒有什麼用。認為自己什麼都做不到,也沒有人能幫忙。會退縮、裝死,以免讓自己再受傷害。
2.Grief (悲苦):
渴望有人能幫助,因為自己無法辦到,但也許某個人可以~自己會哭喊著希望有人能伸出援手。
3.Fear (恐懼):
想要主動出擊但沒有行動,因為我們認為會被擊垮。認為自己必定會受傷害,所以即便想要做些什麼,仍然沒有行動。
4.Lust(貪求):
有想擁有的慾望。渴望金錢或各種人、事、物,但卻帶著猶豫。我們可能會、也可能不會採取行動;內心潛藏著「做不到」「不該擁有」等念頭。
5.Anger (憤怒):
想要採取行動傷害或阻止他人,卻又帶著猶豫;可能會、也可能不會採取行動。
6.Pride (自尊自傲):
希望能維持現狀,不願狀態有所變動。因此也希望他人不要有任何行動,因為這樣他們可能會超越自己。
這五種是負面情緒。
7.Courageousness (無畏):
願意採取行動去做、去修正、去改變需要完成或改變的一切;沒有任何恐懼或猶豫。願意放手,進而能繼續前進。
8.Acceptance (接納):
沒有什麼需要改變,不論是非對錯好壞。事情就只是他們事這樣子而已,沒有什麼對不對。一切都很美好。我擁有一切並享受一切。
9.Peace (平靜):
我與本我完全合一。我本就完美、完整。萬事萬物皆為本我的一部分,一切盡皆完美。
這三種是正面情緒。
正面與負面情緒最大差別是,負面情緒消耗我們,而正面情緒提升創造力。
這讓我想到我有陣子寫東西不費吹灰之力,靈感源源不絕,應該就是處於正面情緒時期。奇怪的就是那時其實還煩惱滿多的。其實並不安定。倒是現在,自己覺得異常平穩安定了,卻有種一灘死水之感。
書上說可以每天觀察並記錄自己的情緒狀態,一個月之後再看自己的紀錄,可以比較明白自己其實在哪一種狀態中。我很想記錄,但是覺得自己的情緒狀態似乎單單在一天之中就變化多端。面對自己的體重時,多半時候在「萬念俱灰」狀態。完全的無力,覺得永遠無法改善了。但是在生活中,比較接近的感受是「無畏」和「接納」。還不到「平靜」的層次,但已經很能看開了。甚至都包括自己肥成這個樣子。不過又想,搞不好不是看開,只是放任而已,是不去想它,其實只是「萬念俱灰」。
看靈修書最討厭的就是要審視自己,反倒迷糊起來,因為書裡總是先要把自己分類,歸到某個階段或項目裡。而有時候覺得自己並不是那樣容易歸類的。
最近都在看 CSI 入睡。睡著了還在放,大約負面雜訊太多,每天起床都覺得累得要死。今天亦同。但是喝了咖啡之後,馬上便亢奮起來,是「無畏」狀態,精神十足,想法一大堆。去洗澡時腦袋裡好多 IDEA。我算了一下時間,咖啡帶給我的「無畏」,可維持兩小時左右,那段時間樂觀積極,兩小時過後便「正常」了。其實正常的感覺也不錯,滿「平靜」的。隔壁小孩又在那裡大叫好像也不受干擾。
現在就還持續在這種狀態中。現在十一點多。上午。
訂閱:
文章 (Atom)